第三届青少年可持续发展教育论坛闭幕,微创博志教育分享场馆科学教育经验

2025-01-23 06:33
4

微信图片_20250117170457.jpg


近日,由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主办的“第三届青少年可持续发展教育论坛”顺利结束。本次论坛围绕“互联·协同·聚力--国际视野下的创新人才培养”主题,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近300名中外嘉宾参与。论坛通过多种形式,包括主旨报告、专题报告、圆桌论坛等,深入探讨了青少年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未来路径。


微信图片_20250117170514.jpg


微信图片_20250117161623.jpg


在此次论坛的《科技创新·赋能未来》板块中,微创博志教育的王虎纹老师受邀就《科普场馆内实践建设与科学教育》议题进行了分享。王老师基于自己近20年的科学教育领域经验,向与会者介绍了科普场馆作为非正式学习空间在科学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微信图片_20250117170525.jpg


王老师指出,科普场馆不仅是科学知识的展示平台,更是连接学术研究与公众认知的桥梁。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环境问题上,科普场馆可以通过科学课程和互动活动,有效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他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场馆内的实践活动,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


微信图片_20250117170530.jpg

此外,王老师还分享了国内外在科学教育方面的成功案例,特别是那些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的项目。他详细介绍了这些项目的实施过程、取得的成效以及面临的挑战,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微信图片_20250117170534.jpg

在谈到未来合作与发展时,王老师强调了学校、科研机构和科普场馆之间协同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利用新技术手段,可以进一步丰富科普场馆的学习体验,提升其在科学教育中的作用。同时,这样的合作也有助于培养更多具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青少年,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117170538.jpg

第三届青少年可持续发展教育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国内外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分享成果的平台。微创博志教育王虎纹老师的分享,不仅展示了科普场馆在科学教育中的独特价值,也为未来的科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青少年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